国际贸易中倾销行为是存在的,其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改革开发三十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经济大国,却在国际上面临着巨大的反倾销和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也是对倾销的一种措施,目的就是打击倾销行为。
1.中国作为新兴贸易大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往规模日益扩大,在市场竞争愈益激烈情况下,发生贸易摩擦和纠纷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2.经济衰退期间各国更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是规律性的表现;3.有的世贸组织成员滥用规则。
(1)反倾销涉及到经济问题,一旦国内由于倾销导致市场被外国产品占领,那么相关产业必将倒闭,相关产业链受损,引起实业、经济没落等现象(2)反倾销作为WTO的组成部分,形式合法,便于实施,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其初衷是反对不公平贸易,维护公平竞争。但近年来发达国家强化、滥用反倾销进行歧视性限制。中国总贸易的增长、影响力加大、竞争力增强是主要原因,欠缺合理的外贸出口结构、我国企业对反倾销诉讼的消极应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歧视待遇”法律依据: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规定,一成员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三个条件: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倾销,是指以低于一国的政策价格的价格来销售某些产品。为什么需要抵制倾销,举个例子其实就可以很明白理解了。
A国和B国都有自己的大豆产业,但是因为B国大豆产业化程度高,B国大豆的价格低于A国。
我国纺织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纺织品出1:2 的过快增长也引起了一些其它国家的恐慌,世贸组织的其它成员国为了保护其本国的纺织行业.必然会在WTO协议框架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反倾销诉讼就是其常用手段之一。二、我国纺织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1冲国的纺织产品出1:2价格存在比较优势,一份报告显示,在加拿大,工人的工资是13 59美元一天,美国是15.13 美元,瑞士是24 12美元,相对于中国5.52美元,这样高昂的工资是不可想像的,也正因为此,中国所拥有的天然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对国外市场上的纺织品产生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保护其本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减少贸易逆差,世贸组织的其它成员国必然会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反倾销便是主要形式之一。
2.反倾销诉讼被作为贸易保护的一种手段而滥用。
由于WTO 对各国反倾销行为约束比较软弱,因此即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倾销存在,某一国产品仍然可能被认为是倾销.反倾销规则的这种软弱性使得反倾销与世界经济形势的起伏紧密相连3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表现出来的低素质是主要内因。(1)中国纺织品企业出1:2缺乏长期战略眼光和可行的战略方案,主要依靠价格竞争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珠江三角洲屡遭国际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有80%以上来自珠三角地区,其中包括东莞、深圳、顺德、中山等广东省6市98家家具制造商,涉及卧室家具生产及配套的工人多达几十万,是中国入世以来遭遇的对人员就业影响较大的一起反倾销案。从2005年6月开始,韩国又对中国瓷砖进行反倾销立案,主要是以广东佛山陶瓷企业为调查对象,而佛山陶瓷企业对韩国出的瓷砖量占广东对韩国出瓷砖总量的八成,价值1 829万美元。
2005年6、7月份欧盟对中国劳保鞋和部分皮鞋进行了反倾销调查,据广州海关最新统计,2005年广东出鞋的企业多达3935家,鞋出达29.1亿双,价值72.2亿美元,其中对欧盟出增长最快,共出8.7亿美元。欧委会达成初步措施建议,从今年4月7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的鞋子征收惩罚性关税。2005年12月,加拿大对来自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涉案的大型企业有4家,其中2家在深圳,1家在东莞,这三家企业去年出加拿大的挡风玻璃总值就达到1 800万美元。
欧盟对我国史上最大的陶瓷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于3月17日正式公布,初裁结果表明:没有一家中国陶瓷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三家陶企获得个案处理,分别为:广东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税率为35.5%;山东雅迪陶瓷有限公司,税率为36.6%;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26.2%;其余应诉而未被抽中的企业为平均税率32.3%,其他陶企为普遍税率73%。初裁结果临时性关税将从2011年3月17日起至2011年9月16日期间执行,2011年9月17日将实施公布终裁结果。
欧盟此次反倾销立案已是中国陶瓷10年内遭遇的第6次反倾销调查。
从2011年以来,特别是2008年连续遭遇来自印度、墨西哥、菲律宾、埃及、厄瓜多尔等国的反倾销措施,部分国家的反倾销税率更是高达200%以上。一、世界倾销与反倾销的含义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商及产业带来损害。反倾销,顾名思义是指一国(进口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愈强,各国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倾向也随之愈强,反倾销就成为大多数国家主要采取的贸易保障制度。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几近白热化、各国关税水平的不断下降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显得更加激烈。二、我国遭受国际反倾销的对象及原因1、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限制我国的陶瓷产品在其市场上的占有率,以我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为借口,使用替代国价格核定我国出口产品的倾销幅度,对我国实施歧视性反倾销,不仅损害了进口国家消费者的利益,更严重损害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利益。2、除了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之外,陶瓷行业长期以来的低成本扩张、低价竞争策略也是频繁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与此同时,国内日益收紧的信贷政策、节节攀升的油价,楼市限购政策以及人民币升值等,都将对陶瓷企业形成自金融危机以后的又一次重大考验。3、第一,我国出口贸易秩序较为混乱;第二,反倾销的全球化,法律化,第三,WTO 等多边机构在贸易立法中存在缺陷;第四,许多国家对进口产品要求严格,而在国内市场上却不实施所谓的“绿色标准”。4、中国陶瓷快速的出口增长给其他国家的市场结构造成了普遍的调整压力。
中国有着庞大的就业需要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使得出口企业具有高度的竞争能力,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有着很强的价格比较优势。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进一步推动出口的强劲增长,促使跨国企业加速产业转移,给一些国家造成了市场结构调整的压力。同时,给其企业转型和劳动力再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5、有关国家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给贸易伙伴留下口实。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初,美国和欧盟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为其日后对中国企业实施反倾销措施提供了便利。这种认定也给中国的其他贸易伙伴在对中国企业使用反倾销措施时提供了借口,从而为中国出口产品设置了障碍。6、中国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产业结构趋同以及中国陶瓷企业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也是中国企业在国外遭遇反倾销的原因之一。
作为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国,中国的贸易产业结构,使得其出口产品必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这自然会引起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抵触与对抗,频繁使用贸易保护措施,保护其国内企业,抵消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此外,中国企业“一窝蜂”式地集中向某一国家出口,也会在短时间内给该国市场和相关企业造成压力,从而遭遇贸易保护措施。7、我国陶瓷出口的集中度低、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也容易导致中国企业经常遭遇反倾销。中国出口行业集中度偏低,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经常相互“杀价”,这进一步恶化了中国陶瓷出口产品的贸易环境,也给他国对中国企业实施反倾销提供了借口。
8、陶瓷出口企业相对低效的法律抗辩,也促使他国对中国企业滥用反倾销诉讼。中国陶瓷出口企业低效的法律抗辩使得反倾销胜诉率很低,这不仅打击了企业应诉的积极性,而且也容易促使他国对中国企业滥用反倾销诉讼,从而严重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三、反倾销对陶瓷业带来的危害反倾销不仅从微观层面上阻碍了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也间接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影响中国陶瓷产品出口,2、冲击国内市场;3、恶化中国外商投资环境;4、阻碍中国陶瓷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进的进程。
面对外来的大棒,中国陶瓷企业为何少有反抗呢?大家知道,多数出口企业实力较弱,应诉经验缺乏。近些年来,陶瓷企业在政府与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帮助下,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大型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率明显提高,企业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的总体应诉率已大幅上升。然而,仍然有很多中小企业在考虑到实力弱、应诉成本高和裁决时间长等情况后放弃应诉。
行业的复杂性也是企业放弃应诉的主要原因。比如,代工行业应诉意味着代工企业要提供客户名单、成本细节等企业视为珍贵的商业机密,这对实力较弱的代工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之痛,因此,只好忍痛放弃某个出口市场,另觅出路。此外,陶瓷出口企业即使愿意应诉也还面临着经验缺乏的困境。
反倾销涉及经济、会计和法律等众多领域,反倾销诉讼也是一个需要企业、律师、会计师和经济师相互配合的工作。然而,由于陶瓷企业缺乏相关应诉经验,没有反倾销会计信息和企业法律合作平台,因此,胜诉率一直不高。与别国相比,中国企业还面临一个特殊的障碍:“非市场经济地位”。中国被视为反倾销案件中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主要国际法依据是,《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协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根据两个协议,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日起15年内仍可以被世界贸易组织其他成员国适用“非市场经济规则”。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面对这些不合理的规则,中国出口企业深受其害,企业应诉成功率低与此有着重大关系。它也使得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国外反倾销案件的最大受害国。
一人一条龙,众人一群虫。陶瓷出口企业间由于协商机制不完善和信息交流障碍等问题,难以抱团集体进行应诉。出口企业间存在竞争关系,相互之间难以达成有效的协商安排;企业间由于地域不同也存在信息交流的障碍,难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此外,企业成本的保密性和企业规模的有限性,也限制了企业建立相互协调与沟通的意向。大量的反倾销措施严重影响了我国陶瓷产品的出口。
就2005年韩国对我国出口瓷砖反倾销立案调查之后,仅广东一省,当年 11月对韩瓷砖出口总面积和价值分别同比下降34%和26%,其中釉面砖出口总面积下降36%,2011年将预计比前5次更加严重。四、我国陶瓷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1、树立自主品牌应对竞争我国的陶瓷企业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产品品牌,这是我国陶瓷出口的一大弱势。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能力,研制开发并推广自主民族品牌。
企业的研发中心要根据国际流行趋势和市场的需求来研制产品,切忌盲目跟风模仿。更不要内部互相杀价,恶性竞争。中国陶瓷出口产品之所以如此低价是源自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