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百科

石墨矿的分类

2024-12-22 04:57:45

石墨矿的分类

中国石墨产品分为鳞片石墨和微晶石墨两大类:鳞片石墨指天然晶质石墨,其形似鱼鳞状,系由晶质(鳞片状)石墨矿石经加工、选矿、有的经提纯而得的产品;微晶石墨曾称土状石墨或无定形石墨,指由微小的天然石墨晶体构成的致密状集合体,系由隐晶质(土状)石墨矿石经加工、有的经选矿、提纯而得的产品。鳞片石墨根据其固定碳含量分为高纯石墨、高碳石墨、中碳石墨及低碳石墨4类,依照产品粒径、固定碳含量共分为212种牌号,各种牌号石墨产品的技术要求见表4.13.2。

高纯石墨(固定碳含量大于或等于99.9%)主要用于柔性石墨密封材料,代替白金坩埚用于化学试剂熔融及润滑剂基料等;高碳石墨(固定碳含量94.0%~99.9%)主要用于耐火材料、润滑剂基料、电刷原料、电碳制品、电池原料、铅笔原料、填充料及涂料等;中碳石墨(固定碳含量80%~94%)主要用于坩埚、耐火材料、铸造材料、铸造涂料、铅笔原料、电池原料及染料等。

低碳石墨(固定碳含量大于或等于50.0%~80.0%)主要用于铸造涂料。微晶石墨分为有铁要求者和无铁要求者2类,依照产品固定碳含量、最大粒径分为60个牌号,各种牌号石墨产品其外观要求产品中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木屑、铁屑、石粒等杂物,产品不被其他杂质污染,其技术要求见表4.13.3。微晶石墨中酸溶铁含量不大于1%者,主要用于铅笔、电池、焊条、石墨乳剂、石墨轴承的配料及电池碳棒的原料等;无铁要求的微晶石墨主要用于铸造材料、耐火材料、染料及电极糊等原料。自然类型通常按其赋矿岩石的岩性划分,各类矿床有其专属的石墨矿石自然类型。

晶质(鳞片状)石墨矿石在区域变质矿床中,主要有片麻岩类、片岩类以及大理(透辉)岩类、变粒岩类、混合岩类等矿石自然类型;在岩浆热液矿床中主要发育花岗岩类及闪长岩类、长英岩类等矿石自然类型。隐晶质(土状)石墨矿石在接触变质矿床中主要发育板岩类和千枚岩类矿石自然类型。片麻岩类包括石墨花岗片麻岩、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夕线透辉片麻岩、石墨辉石片麻岩等。

石墨呈鳞片状或聚片状,与黑云母等片状矿物或透闪石、夕线石等纤维状矿物紧密共生,一般顺片麻理作定向排列,较均匀地分布于长石、石英等脉石矿物颗粒之间。石墨片径0.04~4mm,往往随脉石颗粒的大小而变化,脉石颗粒粗的其周围石墨片径大,一般以0.1~0.5mm较多。片岩类石墨矿石包括石墨片岩、石墨石英片岩、云母石墨片岩、石英石墨片岩等。

石墨呈鳞片集合体与云母、绢云母等片状矿物紧密共生,顺片理定向排列于石英、斜长石等粒状矿物之间。石墨片径0.01~1.5mm,以0.1~0.2mm的较多。石墨大理岩、石墨透辉岩、石墨变粒岩都具有粒状变晶结构和块状构造。

矿石中石墨往往呈鳞片状或不规则片状,杂乱浸染于脉石矿物颗粒间或解理内,构成填隙结构。石墨片径在变粒岩型矿石中一般为0.1~0.3mm,在大理岩型矿石中一般为0.1~0.5mm,在透辉岩型矿石中一般为0.5~1mm,大的可达5~10mm。石墨混合岩一般是作为混合岩化产物叠加于片麻岩、片岩或变粒岩类矿石之上,常呈条带状或脉状。由于大量石英物质的加入,混合岩化重熔再结晶,组分迁移以及再分配的结果,矿石的矿物成分与结构构造很不均匀,出现条带状构造、眼球状构造及阴影构造,化学成分变化大。

矿石固定碳含量一般为2.5%~4.5%,石墨鳞片分布不均匀,有时局部富集,片径增大,一般为0.2~0.5mm。花岗岩类矿石是由岩浆热液不同阶段结晶矿物和石墨组成的各种含石墨花岗岩,与石墨共生的矿物比较复杂,常含多种金属和稀有金属矿物。石墨呈浸染状分布于花岗岩中,在一些富气液的岩浆矿床中,石墨可呈球状、豆状聚积,构成球状石墨花岗岩,石墨片径一般为0.1~0.2mm。赋存于板岩和千枚岩中的隐晶质石墨矿石,石墨呈隐晶质鳞片集合体为主,粒径一般在0.2mm左右,主要为无定形花瓣状、叠层状,一般含有部分微晶鳞片石墨,片径大的可达1~2μm,与石墨共生的有伊利石或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以及石英、水云母、绢云母、红柱石、黄铁矿等。

隐晶质石墨矿石常残留原岩的层理构造,变质不彻底的部分还可含部分未变质的无烟煤,保留煤岩结构。有的隐晶质石墨矿床的矿石分为软质石墨与硬质石墨两种,软质石墨矿石变质彻底,质量好,硬质石墨一般为石墨与无烟煤的过渡带,质量次。

您好,请问石墨烯是用鳞片石墨还是微晶石墨来生产?还是二者皆可以?谢谢

理论上讲 二者都可以,这取决于你的工艺和目标产品。区别:鳞片石墨适合做广泛使用的石墨烯,价格相对低廉。

大多数人用这个做,工艺也较成熟。

微晶石墨更适合做石墨烯量子点,价格昂贵。极少数人用这个做,难度大、工艺不成熟。

鳞片石墨和石墨粉区别(鳞片石墨的规格有几种)

1、鳞片石墨是天然石墨吗。 2、颗粒石墨和鳞片石墨的区别。

3、鳞片石墨和石墨粉区别。

4、鳞片石墨是什么。1.土状石墨和鳞片石墨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直径不同:土状石墨晶体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是微晶石墨的集合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晶形。 2.鳞片石墨大小一般为2毫米,最大4至5毫米。 3.性质不同:土状石墨表面呈土状,缺乏光泽,润滑性差,品位较高。

4.鳞片石墨呈鳞片状、薄叶片状晶质的石墨具有明显的定向排列,和层面方向一致。

石墨都有哪些分类?

1、天然石墨石墨的工艺特性主要决定于它的结晶形态。结晶形态不同的石墨矿物,具有不同的工业价值和用途。

工业上,根据结晶形态不同,将天然石墨分为三类。

2、人造石墨广义上,一切通过有机炭化再经过石墨化高温处理得到的石墨材料均可称为人造石墨,如炭纤维、热解炭、泡沫石墨等。而狭义上的人造石墨通常指以杂质含量较低的炭质原料为骨料、煤沥青等为粘结剂,经过配料、混捏、成型、炭化和石墨化等工序制得的块状固体材料,如石墨电极、等静压石墨等。人造石墨就成型方式通常可分为:振动成型,挤压成型,模压成型,等静压成型。3、块状石墨块状石墨又叫致密结晶状石墨。

此类石墨结晶明显晶体肉眼可见。颗粒直径大于0.1毫米,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0.1-1m2/g,晶体排列杂乱无章,呈致密块状构造。这种:石墨的特点是品位很高,一般含碳量为60~65%,有时达80~98%,但其可塑性和滑腻性不如鳞片石墨好。

4、鳞片石墨石墨晶体呈鳞片状;这是在高强度的压力下变质而成的,有大鳞片和细鳞片之分。此类石墨矿石的特点是品位不高,一般在2~3%,或10~25%之间。是自然界中可浮性最好的矿石之一,经过多磨多选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矿。

这类石墨的可浮性、润滑性、可塑性均比其他类型石墨优越;因此它的工业价值最大。5、隐晶质石墨隐晶质石墨又称微晶石墨或土状石墨,这种石墨的晶体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1-5m2/g,是微晶石墨的集合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晶形。此类石墨的特点是表面呈土状,缺乏光泽,润滑性比鳞片石墨稍差。

一般的60~85%。少数高达90%以上。一般应用于铸造行业比较多。

主要蕴藏在湖南郴州鲁塘。随着石墨提纯技术的提高。土状石墨应用越来越广泛。

石墨的两种晶体结构怎么分辨

你应该问的是石墨和金刚石的区别。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单质,且为同素异形体,区别在于原子的排布形式不同。

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即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

无定形碳有炭黑、木炭、焦炭、骨炭、活性炭等。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但在氧气里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1.金刚石的晶体结构金刚石是典型的原子晶体,在这种晶体中的基本结构粒子是碳原子。每个碳原子都以sp3杂化轨道与四个碳原子形成共价单键,键长为1.55×10-10 m,键角为109°28′,构成正四面体。每个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周围四个碳原子位于四个顶点上,在空间构成连续的、坚固的骨架结构。

因此,可以把整个晶体看成一个巨大的分子。由于C—C键的键能大(为347 kJ/mol),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使得晶体中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固体,熔点高达3 550 ℃,并且不导电。2.石墨的晶体结构石墨晶体是属于混合键型的晶体。

石墨中的碳原子用sp2杂化轨道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以σ键结合,形成正六角形蜂巢状的平面层状结构,而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2p轨道,其中有一个2p电子。这些p轨道又都互相平行,并垂直于碳原子sp2杂化轨道构成的平面,形成了大π键。因而这些π电子可以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上活动,类似金属键的性质。

而平面结构的层与层之间则依靠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结合起来,形成石墨晶体.石墨有金属光泽,在层平面方向有很好的导电性质。由于层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弱,因此石墨晶体的层与层之间容易滑动,工业上用石墨作固体润滑剂。3.无定形碳所谓无定形碳是指其内部结构而言。实际上它们的内部结构并不是真正的无定形体,而是具有和石墨一样结构的晶体,只是由碳原子六角形环状平面形成的层状结构零乱而不规则,晶体形成有缺陷,而且晶粒微小,含有少量杂质。

无定形碳包括: 炭黑 木炭 焦炭 活性炭 骨炭 糖炭无定形碳跟少量砂子、氧化铁催化剂混合,在约3500℃中加热,使产生的碳蒸气凝聚,可得人造石墨。 而跟中子数无关,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时,叫作同位数。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即稳定同位素12C、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14C的半衰期为5730年,14C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测年法;二是以14C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探索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微观运动。我是做化学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后不懂的还可以找我。鳞片状石墨 性质:呈鳞片状、薄叶片状晶质的石墨,大小一般为(1.0~2.0)×(0.5~1.0)mm,最大4~5mm,片厚0.02~0.05mm。鳞片愈大,经济价值愈高。多呈浸染状、片麻状分布于岩石中。

具有明显的定向排列。与层面方向一致。石墨含量一般为3%~10%,最高20%以上,常与古老变质岩(片岩、片麻岩)中石英,长石,透辉石等矿物共生,在火成岩与石灰岩接触带也可见到。

鳞片状石墨具层状结构,其润滑性,柔韧性,耐热性和导电性能均比其他石墨好。主要用作制取高纯石墨制品的原料。 土状石墨 土状石墨又称非晶质石墨或隐品质石墨,这种石墨的晶体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是微晶石墨的集合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晶形。

此类石墨的特点是表面呈土状,缺乏光泽,润滑性也差。一般的60~80%。少数高达90%以上。

矿石可选性较差。

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的区别

人造石墨的主要原料是粉状的优质煅烧石油焦,在其中加沥青作为粘结剂,再加入少量其他辅料。各种原材料配合好以后,将其压制成形,然后在2500~3000℃、非氧化性气氛中处理,使之石墨化。

经高温处理后,灰分、硫、气体含量都大幅度减少。

由于人造石墨制品的价格昂贵,铸造厂常用的人造石墨增碳剂大都是制造石墨电极时的切屑、废旧电极和石墨块等循环利用的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熔炼球墨铸铁时,为使铸铁的冶金质量上乘,增碳剂宜首选人造石墨,为此,最好向附近用电弧炉炼钢的企业或电解铝生产企业购买废电极,自行破碎到要求的粒度。      天然石墨可分为鳞片石墨和微晶石墨两类。微晶石墨灰分含量高,一般不用作铸铁的增碳剂。

鳞片石墨有很多品种:高碳鳞片石墨需用化学方法萃取,或加热到高温使其中的氧化物分解、挥发,这种鳞片石墨产量不多、价格高,一般也不作增碳剂;低碳鳞片石墨中的灰分含量高,不宜用作增碳剂;用作增碳剂的主要是中碳石墨,但用量也不多。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都是常用的增碳剂。    增碳剂可以用作铸铁增碳剂的材料很多,常用的有人造石墨、煅烧石油焦、天然石墨、焦炭、无烟煤以及用这类材料配成的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