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在装修时,认为地砖和墙砖是一样的,可以混着使用,其实这非常不安全,也不很科学。那么,地砖和墙砖有哪些区别?铺设墙砖与地砖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我们来介绍地砖和墙砖的区别,以及铺设时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地砖与墙砖的区别1、地砖墙砖的吸水率不同严格来说,墙砖是属于陶制品,而地砖则是属于瓷制品,它们的本质以及物理属性都是不一样的,不管是从选黏土配料还是到烧制工艺都有非常大的区别。
一般墙砖的吸水率大概在10%左右,比吸水率只有1%的地砖可是要高出数倍。2、使用的地方不同一般地砖都是铺设在卫生间和厨房的地面,因为它的吸水率低,这样卫生间和厨房才不会受到水汽的影响,更不容易吸纳污渍。而墙砖是由釉面陶制的,含水率高,所以它的背面通常都比较粗糙,这样才有利于用黏合剂把墙砖贴上墙,而地砖在墙上是贴不牢固的,墙砖用在地面则会因为吸水多而变得不易清洁,所以两者不能混着用。3、铺设顺序有讲究因为地砖是由内而外贴的,所以如果地面有坡度或者有地漏的话,应该注意安排水方向找坡;而墙砖则是从下往上铺贴的,并且为了美观起见,最底层的砖应该最后贴。
二、铺墙砖和地砖的注意事项1、在准备贴砖前,应该基层把基层清理好,比如墙面上的石灰膏、乳胶漆、壁纸等装饰物,或者地面上有污物等,这些都一定要清理干净,不然水泥砂浆会与基层黏结不牢固;如果墙体的自身有裂缝的话,应该先妥善处理后才可以贴砖。2、墙砖贴完后应该再压地砖,如果有出现半块砖的情况,应该尽量把它放在最下面。另外,在贴墙砖的时候不能一面墙一次贴到顶,这样瓷砖容易出现塌落的情况。
3、因为墙面砖有着比较高的含水率,所以在粘贴的时候一定考虑到这个特性,在贴之前应充分把基层浇水进行湿润,瓷砖也要先在水中浸泡最少20分钟才能使用。
主要区别有,性质不同、成分构成不同、特点不同,具体如下:一、性质不同1、玻化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2、全抛釉砖是一种可以在釉面进行抛光工序的一种特殊配方釉,施于全抛釉的全抛釉集抛光砖与仿古砖优点于一体的砖。
二、成分构成不同1、玻化砖玻化砖是由石英砂、泥烧制而成,然后用磨具打磨光亮,表面如镜面般透亮光滑。
2、全抛釉砖全抛釉砖其表面的釉料为专用水晶耐磨釉,高温烧结后分子完全密闭,几乎没有间隙,能长时间耐久保持高亮不黯淡,坚硬耐磨。三、特点不同1、玻化砖玻化砖色调高贵、质感优雅、性能稳定,强度高、耐磨、吸水率低、耐酸碱、色差小。缺点是色泽、纹理较单一,不够防滑。由于其吸水率过小,做墙砖时,容易出现空鼓及脱落现象。
2、全抛釉砖全抛釉瓷砖的釉面如抛光砖般光滑亮洁,同时其釉面花色如仿古砖般图案丰富,色彩厚重或绚丽。全抛釉烧成的瓷砖透明釉面比较厚,不容易磨损,因此其使用寿命是一般微粉砖的3倍。
玻化砖就是全瓷砖。因制造工艺的不同导致其密程度要比一般地砖更高。
其表面光洁但又不需要抛光,所以不存在抛光气孔的问题。
玻化砖是一种强化的抛光砖,它采用高温烧制而成。质地比抛光砖更硬更耐磨。区分玻化砖与抛光砖的主要区别就是吸水率。玻化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
吸水率低于0.5%的陶瓷都称为玻化砖,抛光砖吸水率低于0.5%也属玻化砖(高于0.5%就只能是抛光砖不是玻化砖),然后将玻化砖进行镜面抛光即得玻化抛光砖,因为吸水率低的缘故其硬度也相对比较高,不容易有划痕。
其实玻化砖和抛光砖他们都是通体砖的一种只不过是叫法不一样。抛光砖它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然后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
抛光砖它的表面光洁而且抛光砖坚硬耐磨,非常适合在洗手间或者是厨房等区域使用,而玻化砖是瓷质抛光砖的俗称。
有的玻化砖和抛光砖都属于全瓷砖,都是表面经过抛光处理,区分两种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吸水率,吸水率低于0.5%的就是玻化砖,高于0.5%的就是抛光砖。不过,现在的大品牌(例如:亚细亚,索菲亚)的抛光砖就是玻化砖,吸水率基本都做到了0.2%以下。